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佛教美学》导论:在反中建构美学

    ,摆脱了世俗的至乐,可叫做“无”、“无乐之乐”。  “佛土”又称“佛国净土”,它是大乘所说的众佛居住的地方。相对于众生所住的“秽土”,诸佛的居所则是美妙无比的“净土”。关于“净土”之,宋...可以说明好多问题,我认为,以此作为佛教美学的入门钥匙,借以说明佛教美学的特点,是再合适不过了。  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世界、现实世界的形形色色光彩照人的,佛家从“因缘生法”、“诸法无我”的基本世界观出发,...

    祁志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444423.html
  • 弘一法师和他的书法艺术

    境界、宗教的至高境界、同样是一种的艺术境界。对于李叔同这样的艺术大师,最后通向宗教,而自他出家为僧之后,他在书法艺术的境界才真正得到了升华。大师于三十九岁时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,法名演音,号弘一,...南洋公学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求学,从蔡元培受教,与邵力子、黄炎培、谢无量、洪允祥等人是同学,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名垂史册的人物。其中谢无量成了书法大师,与弘一法师同被今人评为"二十世纪中国十杰出书法定"...

    法 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3746041.html
  • 傅山与佛教

    是第一等的胜道沙门。胜道者,行道殊胜,智慧第一,值得尊敬。在《二十三僧纪略》中傅山记述了一批高僧大德。如:  “和尚,生于世家,隐于法门,其专心而精攻者,却为一切儒书……与予交最久,知其存心,断...,旁征博引,以佛道印证和解释诸子,开出清代子学研究的先河。可见,傅山胸怀阔、慧眼独具的过人之处。  更直接的原因是,傅山亲历了明清易代的变动。其时大批气节之士,心怀故国,强烈反对民族压迫和屠杀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2559278.html
  • 七祖怀让安康茶

    “天地有而不言”,“澹然无极而众之”的品性同种子般播散在每一位品饮者心中,化为极致的追求与理想的目标。是茶人的直悟自情,本性真心的自悟过程,品茶品人生。  四悟 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。东方文化与...,茶汤绿色,清澈明亮,叶底肥软,嫩绿匀亮。  品茶韵:绿茶清韵,一杯碧波人自映。被英国诗人雪莱称为“中国之泪水”比喻为“绿茶女神”。把品饮绿茶的茶事上升为品茗艺术。在品绿茶时创设淡雅的环境,清纯的...

    姚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5867291.html
  • 中国茶道美学初探

    八个字来概括:大雅、、大悲、用。   下面将对此命题作一些初步探讨。   1. 中国茶道之表征是大雅   “雅”这个字起源甚古,许慎《说文》里解释说:“雅,楚乌也。一名鸴,一名卑居,...,或以艺术修养入茶,或以佛法禅机入茶,或以自我人格及自然的真情入茶,使中国品茗艺术真正从日常煎点提升到精神品饮的境界上来,使中国“茶道”渐次形成。他们中许多人都是茶道实践的先行者,如陆羽、皎然、苏轼...

    马嘉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3371583.html
  •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源

    思想也已成为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最高理想境界,特别是影响中国人的艺术生活,是中国文化东方韵味的本质所在”。作为生活艺术化的中国茶事,其追求自然的倾向,自然也不例外。于是“天地有而不言”,“ 澹然无极而...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就是使人们进入一个新天地,从而以智慧而得到。“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,煮茶时的三沸水判定,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等,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,喝进自然的精英,换来脑清意爽生出...

    李 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3771651.html
  • 无法淡出的历史与今天

    体悟生命的。   几乎每一个普通游客来到少林,都希望弄清楚这些和尚当初是为了什么才出家,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。尽管有些僧人很避讳谈起这些,但在我们的慢慢“渗透”中,还是了解到不少相关的情况。   ...又围上来几个扛摄像机的人。   这有些出人意料,印象中方丈和尚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,可是眼下的方丈看上去不过三十几岁。怀着极大的好奇,晚上便去他住的房间找他,想好好聊聊,可是他有约在先,便不好继续打扰...

    李阳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995225.html
  • 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——庄、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

    精粗”的“道”时,对这个“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”的生命世界,庄子认定是“言而非也”、“名而非也”,故“天地有而不言。”因此,就认识论层面关注庄子着意的非对象性的生命世界的语言观,肯定会出现...分别看看庄、禅各自的言说方式,并略作对比分析。  庄子的独特言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。其一,庄子认为生命世界不可言说,有时是因其不待言的。所谓圣人“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”(《则阳》),“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...

    石世明/蒋德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2940750.html
  • 语言的困境和美学的使命—庄、禅语言观的现代观照

    “道”时,对这个“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”的生命世界,庄子认定是“言而非也”、“名而非也”,故“天地有而不言。”因此,就认识论层面关注庄子着意的非对象性的生命世界的语言观,肯定会出现白居易...庄、禅各自的言说方式,并略作对比分析。  庄子的独特言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。其一,庄子认为生命世界不可言说,有时是因其不待言的。所谓圣人“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”(《则阳》),“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...

    石世明/蒋德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3440757.html
  • 体验、超越与境界——儒、道、禅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

    境界的宽大、无限,进一步由自己的心灵确认和体验“天”之“仁”和“天道”之德,“我”通与天的满足感油然而生。这是一种自由、快乐,是推动进一步“为仁”的动力。孔子说:“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...了个体体验在达于道境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,并明确提出“天地有而不言”(《庄子?知北游》),将个体对道的体验与美感联系在一起。“体道”语出《知北游》“夫体道者,天下君子之所系焉”,另外,《应帝王》中的...

    杨存昌,岳永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448868.html